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第61期)
日期: 2022-12-09宏观形势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国家统计局:11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PPI同比继续下降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11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1.6%,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PPI环比涨幅回落,同比继续下降。从同比看,PPI下降1.3%,降幅与上月相同。
海关总署公布进出口数据
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增长11.9%;进口16.5万亿元,增长4.6%。11月当月,我国出口同比增0.9%,进口同比降1.1%。商品结构方面,我国机电产品尤其是新能源产品等出口增长迅速。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简评】11月出口、进口均连续第二个月负增、且跌幅进一步扩大,再结合11月PMI大降、11月以来高频数据延续疲软等,均指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内需外需均弱。往后看,短期出口可能继续承压,对经济支撑也将进一步弱化,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必要性提升,“扩内需”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11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月处于荣枯线以下
11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7%,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低于50%。表明在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以及货币政策趋紧等多重因素冲击下,全球制造业呈现继续下探走势,仍面临较大收缩压力。
金融热点
央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召开上海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座谈会
12月8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会同上海证监局、上海市房管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组织辖内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召开上海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座谈会,多措并举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客观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为房地产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支持房地产融资合理增长,保持开发贷款稳定投放,支持房企到期债务合理展期;着力保障刚需和改善性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协助和支持房地产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房地产项目并购重组,做好并购相关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提供配套融资服务,并积极发放保交楼贷款。房地产企业要深刻认识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形势,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履行主体责任,配合地方政府,全力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境外观点
摩根士丹利:预计MSCI中国指数到明年年底将上涨14%
摩根大通策略师在2023年全球股市展望中认为,战术上,以中国为首的亚洲重新开放交易早就应该到来了,可能还会得到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在刚刚过去的11月,MSCI中国指数累计涨超10%,美国市场交易的规模最大中国市场ETF——iShares MSCI China ETF(MCHI)的一个月内累计涨超30%。一向谨慎的摩根士丹利上调了对中国股市的目标价,预计MSCI中国指数到明年年底将上涨14%。该行首席亚洲和新兴市场股票策略师Jonathan Garner表示,随着利好消息不断,中国市场将表现得更好,并且牛市可能会持续好几个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