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第59期)

日期: 2022-11-25

信托动态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积极推广公益信托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表示,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对于增强社会领域投融资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发展公益信托。这是信托业的本源业务,国际上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促进慈善事业规范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信托机制具有财产独立、破产隔离、管理专业、运作高效等优点,因此应当积极推广公益信托。《慈善法》颁布以来,我国慈善信托迅速发展起来,累计备案总规模40多亿元。建议银行保险机构应当以更加优惠的价格,为公益组织、慈善活动提供融资、结算、风险保障等金融服务。

宏观形势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指出,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贸易投资环境,早日建成全面、高水平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要坚持开放区域合作,共促亚太繁荣。积极主动扩大开放,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会议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会议强调,要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资金支付和建设,带动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投资。稳定和扩大消费,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电商、快递网络畅通。落实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推进保交楼专项借款尽快全面落到项目,激励商业银行新发放保交楼贷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三部门部署17项具体举措,加力振作工业经济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通知》提出,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进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集群培育提升。启动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区域增长极。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工业软件、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共计17项具体举措提振工业经济。

金融热点

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

近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要求全力做好稳投资促消费保民生各项金融服务,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群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

央行、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近日发出《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稳定建筑企业信贷投放,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保持信托等资管产品融资稳定。《通知》提出,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同时,《通知》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做好房地产项目并购金融支持,积极探索市场化支持方式。

2022年金融街论坛开幕,多位金融监管领导重磅发声

2022年金融街论坛开幕,多位金融监管领导重磅发声。央行行长易纲指出,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比较有力,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最为坚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增长潜能;最近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这是市场自身调整表现,总体风险完全可控;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制定实施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全球宏观环境可能由“大缓和”走向“高波动”,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向前看,中国外汇市场将保持稳健运行。

17家房企近期获得超万亿信贷支持

自11月23日以来,国有大行密集为房地产企业达成银企合作协议并提供授信。工商银行宣布,向万科、金地、绿城中国、龙湖、碧桂园、美的置业、金辉等12家全国性房地产企业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达6550亿元。同日,建设银行与中交建、首开、越秀、万科、龙湖、美的置业、合生创展等8家房企签署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向碧桂园、龙湖集团各提供600亿元意向性授信,邮储银行则与5家房企签约,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2800亿元。有媒体统计,已披露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合计为12750亿元。

境外观点

摩根士丹利2023全球展望:经济增长降温,资产前景各异

近期,摩根士丹利发布2023全球展望。他们认为,任何展望都存在不确定性,但今年尤甚。由于更持久的通胀推动了更有力的政策反应,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倾向于下行。量化紧缩也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如果量化紧缩导致系统性压力,各国央行将采取更灵活的举措,但由于缩表规模庞大,央行和投资者都面临着一片“未知水域”。对市场而言,这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背景。2022年的特点是经济增长具有韧性、高通胀和鹰派政策。预计2023年的关键词将是经济增长放缓、反通货膨胀和加息结束/逆转,这些都可带来不同的初始估值。摩根士丹利表示,在此背景下, 预计2023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跌,美元下跌,标准普尔500指数徘徊不前,并伴随大幅波动。对跨资产回报而言,2022年是历史上糟糕的一年。明年想要盈利也非易事,但市场状况应该会与今年有所不同。

高盛:预计未来一年沪深300指数回报率高达16%

随着北向资金回流,高盛等华尔街大行纷纷看好中国资产。高盛称,继2022年东盟和印度市场走强之后,随着中国市场的反弹和韩国经济预期会复苏,亚洲地区股市的领头羊可能会“向北转移”。高盛维持对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并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在未来12个月回报率高达16%,若计入汇率因素,其回报更是高达19%和21%。此外,高盛将中国香港股票从低配上调至平配。

来源:
作者: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7 16: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