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第55期)

日期: 2022-10-28

宏观形势

国常会部署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等

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要通过抓落实持续释放政策效应,稳就业稳物价,努力推动四季度经济好于三季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深入落实退税缓税降费、稳岗补贴等政策。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继续抓好交通物流保通保畅。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要继续督导协调解决问题。

国办: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会议提出,抓紧研究支持制造业企业、职业院校等设备更新改造的政策,金融机构对此要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0%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工业生产恢复加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市场销售逐步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7%,上半年为同比下降0.7%。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6%,制造业投资增长10.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0%。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其中三季度平均为5.4%,比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简评】疫情持续扰动下,三季度经济仍能恢复、实属不易,但整体忧大于喜:限电缓解推动工业生产明显反弹,稳增长政策推动基建、制造业高位上行,地产跌幅收窄,社融大超预期。忧在于,消费、服务业再度回落,核心CPI连续下行,出口持续回落、拐点进一步确认,失业率有所反弹。往后看,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等问题仍突出,经济恢复基础仍需巩固,稳增长政策也仍需持续发力,其中:货币将延续宽松、降准降息仍可期,也很可能会进一步松地产,需关注政策落地和各地积极性的可能变化。

金融热点

央行:维护股市、债市、楼市健康发展

2022年10月24日,人民银行党委、外汇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提到,当前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素条件较为充足,有效需求的恢复势头日益明显,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贸易顺差有望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要加强部门协作,维护股市、债市、楼市健康发展。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持续繁荣发展。

央行、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人民银行、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简评】此次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可以提升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鼓励市场主体跨境融资。同时,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可阶段性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摩擦力,防止汇率大起大落。

银保监会:资本市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10月24日,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结合银保监会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当前,金融风险整体收敛、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人民币长期走强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本市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保持稳定运行的良好基础不会改变。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积极促进共同富裕。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持续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坚定不移推进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证监会: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

10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信心。资本市场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拓宽境外上市融资渠道,加强与香港市场的务实合作。要坚持将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与中国市场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境外观点

高盛:即使美联储坚定“放鹰” 美元可能提早走弱

10月24日,高盛发布报告称,今年以来,美联储已将政策利率上调了300个基点以努力遏制通胀,市场预计美联储在明年之前还将继续加息。受加息影响,美元今年大幅升值,欧元和日元等货币受到打压。不过,在研究了此前美元的历史高点后,高盛提出,美元很有可能在美联储宽松之前提前见顶。高盛表示,在2023年上半年的某个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这些因素汇合在一起:我们可能会度过欧洲冬季衰退最糟糕的时期,日本央行的新领导层可能会逐渐开始收紧政策,与此同时,美国利率终于见顶,美国通胀和劳动力市场有所缓和。

日本短期国债收益率逼近零 全球负利率国债时代结束

10月24日,日本2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0.002%,为2015年以来首次逼近零的边缘,反映出市场增加了对日本央行将开始收紧政策的押注。数据显示,全球负收益债券的总市值已降至略高于1万亿美元,且全部为日本短期国债。因此,日本短期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也标志着全球债券负收益率时代的落幕。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意识到需要采取极端措施来提振经济,于是开始采用负利率,目的是为了降低借贷成本,并阻止贷款机构囤积现金。但欧洲央行已在7月份退出负利率区间,高通胀现在也让日本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一选择。数据显示,日本9月CPI(剔除增税影响)同比增幅达到3%,为1991年以来首次。这加剧了人们对日本是否需要继续实施刺激措施的怀疑。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现在是时候开始谈论放慢加息的速度了

鸽派倾向的美联储官员、2024年拥有FOMC会议投票权的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美联储应该避免因为加息太激进而让美国经济陷入“主动低迷”,现在是时候开始谈论放慢加息的速度了。其他美联储官员的鹰派立场也正在“松动”。美联储“大鹰派”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在加息态度上也表现出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布拉德近期对媒体表示,他也认为联邦基金利率在达到4.6%左右时,美联储应暂停加息并对经济进行评估。不过他更倾向于在今年年底前达到这一水平,再两次加息75个基点,然后根据通胀表现在2023年调整政策。尽管11月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无法撼动,但此番密集发声,使得市场目前对美联储在12月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预期大幅下降,从70%降至30%左右,美股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反弹。


来源:
作者: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27 16: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