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第50期)
日期: 2022-09-16信托动态
《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将正式出台,存量业务将设置5年过渡整改期
近日,监管部门召集部分信托公司召开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会上监管人士透露,《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将正式出台,且为信托公司存量业务设置了5年过渡整改期。按照要求,信托公司应对各项存续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存量业务整改计划。对于基于信托关系开展的私募基金管理等业务,按照严禁新增、存量自然到期方式有序清零。对于其他不符合分类要求的信托业务,在资产管理信托项下单设待整改信托业务一类,将相关业务归入此类别,按照业务特点有序实施整改。此外,业务分类改革将通过差别化监管的方式允许高评级信托公司开展创新业务,同时限制低评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信托业务。据媒体透露,未来融资类信托业务将保留一定比例,不会完全消亡。
宏观形势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9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纾困;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扩市场需求、增发展后劲;部署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的举措,助力经济巩固恢复基础;确定优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的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决定核准福建漳州二期和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要求确保绝对安全。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简评】对于市场主体更新改造设备,会议明确全国商业银行以不高于3.2%的利率投放中长期贷款,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今年第四季度内企业更新改造设备实际贷款成本将不高于0.7%。四季度,企业信贷需求有望持续改善。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听取两批工作组赴16个省份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汇报。李克强总理指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及时,接续政策又果断推出,政策有力有效,关键要继续狠抓落实。稳经济要靠市场主体,要在助企纾困同时,促进消费恢复成为主拉动力、更大力度扩有效投资,为市场主体创造需求、提振信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根据地方需求增加额度,上半年开工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在今年后几个月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运用阶段性财政贴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支持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这几年保持宏观政策可持续性,没有大幅增加财政赤字、超发货币,正因为如此物价保持了平稳,为今年预留下政策工具。要继续出台稳经济阶段性政策,能用尽用、快出快落地。
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经济数据
供给端,工业生产回升,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2%;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3.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需求端,市场销售恢复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58亿元,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5%;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0.5%,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增速由负转正。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7106亿元,同比增长5.8%,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简评】在前期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支持下,政策效能逐步显现,8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其中,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修复均超预期,出口有所回落,不及预期,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成为投资的主要拖累,考虑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仍将对经济修复产生较大制约。展望未来,政策效果持续兑现,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存修复空间,政策托底,出口增速保持韧性;市场主体持续修复,居民预期趋稳,市场信心恢复,消费大概率持续改善。综上所述,四季度,宏观经济有望保持持续修复态势,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不变。
文旅部:2022年中秋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340.9万人次
今年中秋假期,各地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中秋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340.9万人次,同比下降16.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6.8亿元,同比下降22.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6%。
金融热点
央行公布8月金融数据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500亿元,预期13618.2亿元,前值6790亿元。新增社融2.43万亿元,预期2.04万亿元,前值0.76万亿元。M2同比12.2%,前值12%;M1同比6.1%,前值6.7%。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简评】8月信贷需求环比明显改善,得益于企业融资需求改善,主因应是国常会确定的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的支持,特别是近期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后,信贷供给端发力;保交楼政策影响,居民中长期融资环比有所改善,不过房地产行业风险事件频发,居民对房地产行业预期发生变化,居民中长期负债意愿仍不强。新增社融略超预期,环比大幅改善,表外票据和委托贷款是主要贡献项,主因或是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政策性银行信贷发力;政府债和企业债券成为主要拖累,反映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强。M2-M1剪刀差收窄,反应非金融企业经营活跃度有所下降。当前亟需改善融资需求较弱的问题,政策易松难紧。
央行:二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07.42万亿元
2022年二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07.42万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67.68万亿元,同比增长9.4%;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3%;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6.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金融业机构负债为371.04万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银行业机构负债为337.3万亿元,同比增长9.5%;证券业机构负债为10.02万亿元,同比增长17.6%;保险业机构负债为23.7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四大行下调存款利率
9月15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均发布公告,即日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三个月年利率为1.25%,六个月1.45%,一年1.65%,二年2.15%,三年2.6%,五年2.65%。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利率为1.25%,三年和五年为1.45%。数据显示,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简评】今年以来,随着贷款利率的持续走低,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逐步缩窄,本次下调存款利率或是出于帮助银行稳定息差、降低成本。不过,从对中长期定存利率下调幅度更大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出监管有意希望通过引导中长期银行负债成本的降低来推动商业银行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从而更好让利实体经济。
境外观点
桥水达利欧:利率的上升将给美股带来巨大的冲击
9月13日,达利欧称,看起来利率将不得不大幅上升(朝着4.5%-6%区间的上限),这将推动私营行业信贷增长放缓,进而影响到私营行业的支出,以及整体经济。达利欧指出,投资者可能对长期通胀掉以轻心,达利欧预测未来通胀在4.5%-5%之间,在经济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还可能大幅上升。达利欧表示,仅仅将利率提高到4.5%左右就能让美国股市进一步下跌20%,使其遭受巨大冲击。
瑞银资产管理:中国宏观才是影响中国股市的主导因素
瑞银资产管理资产配置基金经理罗迪表示,与美国收缩的货币政策不同,中国的宏观政策仍较为宽松,当前国内的资金利率远低于政策利率,这使得中国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充裕。因此,海外流动性并不是现阶段关注的重点,中国宏观才是影响中国股市的主导因素。罗迪表示,近期中国的工业和零售数据持续反弹,而作为经济的先行指标,信用脉冲在政府债发行的带动下开启了上行周期,加之国内通胀企稳、货币政策宽松,整体的宏观环境正在改善。未来中国经济复苏的力度,将取决于信贷复苏的力度,而宏观政策的发力也将是经济持续回升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