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 | 每周经济观察(第52期)
日期: 2022-09-30宏观形势
李克强主持召开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要增强信心,抓住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稳定市场预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资金使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用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尽早形成现实需求。同时,依法依规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限额。因城施策运用政策工具箱中的工具,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实施好保交楼政策。经济大省要发挥稳经济挑大梁作用。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简评】本次会议未提及增量政策信息,政策定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更强调抓政策落实,强化政策执行,四季度政策效果将会持续显现,稳定经济大盘。本次会议传递了中央稳增长的信心和决心,有助于引导和管理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国常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
9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对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实行缓缴,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规模约1160亿元。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建设,开工一批新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
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个月上升0.7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从分项来看,生产指数为51.5%,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有所扩张;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虽未升至扩张区间,不过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继续改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扩张有所放缓。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2%,比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9%,比上月下降3.0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89万亿元,同比增长8.4%,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企业利润5.53万亿元,同比下降2.1%。从8月份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利润增速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比超六成,其中多数为中下游行业。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简评】1-8月工业企业盈利降幅扩大,价格回落、利润率下行是主要拖累。结构上有所分化,上游盈利占比连续4个月下降,中下游盈利占比回升。往后看,限电缓解、基建逐步发力、消费需求修复,工业企业面临的问题正在缓解。
金融热点
央行金融稳定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
央行金融稳定局发文称,经过三年集中攻坚,一批紧迫性、全局性的突出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金融脱实向虚、盲目扩张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包商银行等10家“明天系”金融机构均已顺利结束接管。2022年6月末,资管产品净值化比例为87%,较2018年末提高41个百分点。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已有一定资金积累。下一步,央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抓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进一步夯实金融稳健运行制度基础,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三季度例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三季度例会于9月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要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
央行、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这一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当地政策范围内,银行和客户可协商确定具体的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水平,有利于减少居民利息支出,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
央行: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
2022年9月27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电视会议召开。会议要求,自律机制成员单位要自觉维护外汇市场的基本稳定,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报价行要切实维护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权威性;银行自身要基于风险中性原则合理开展自营交易,向市场提供真实流动性;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和金融机构风险中性的宣传和引导,进一步提升帮助企业避险的服务水平;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和监测分析,加强预期管理,遏制投机炒作。
【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简评】其一,随着美元指数上探至20年新高,非美货币普遍遭受大幅冲击,人民币汇率同样不例外,但从受冲击幅度来看,人民币属于少有的强势货币,对欧元、日元、英镑等是升值的,且是几个主要货币中相对较稳的;其二,近日,人民币汇率在岸、离岸均跌破7.2关口,是自2008年2月以来首次,但随着央行、自律机制等释放稳定信号后,跌势暂缓;其三,从历史经验来看,人民币汇率经受住了多轮外部冲击的考验,已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和工具箱,有望使人民币汇率能稳定在一定幅度的预期范围内。
境外观点
摩根士丹利:美元眼下的走势对股市等风险资产造成了难以为继的局面
面对美联储激进加息风暴下唯一飙升的资产——美元,华尔街大空头、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证券策略分析师Michael Wilson发出警告,美元眼下的走势对股市等风险资产造成了难以为继的局面,或引起一场新的金融或经济危机。Wilson在9月26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估计,美元指数每上涨1%,就会对标普500指数收益产生0.5%的负面影响。他认为,到四季度,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利润可能下降10%。Wilson估计,美元指数将在年底到达118的历史高位,而随着美元继续上涨,标普500指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最低将降至3000点。
莱德:欧美经济不会软着陆,政策过紧会导致经济衰退
在近期全球投资周报中,贝莱德表示,目前通胀高企,市场大幅波动,经济活动受限,新的全球宏观格局逐渐形成。各国央行纷纷通过加息抑制通胀,而不顾及因此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通过贝莱德智库数据可以看出,欧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续下行,经济活动受挫较严重,然而为控制通胀水平,各央行仍将加息作为首要任务。因此它们可能会对通胀高于预期反应过度,但不会因通胀低于预期而作出太大回应。目前来看,欧美经济不会软着陆,上周出炉的美国消费物价指数报告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即政策过紧会导致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