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丨以案说险——警惕“高回报养老项目”陷阱,守住养老钱!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管政策要求,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组织开展“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专项活动。本次活动将通过涉非风险提示、典型案例警示、防非技巧展示等形式,提升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厚植全民防非、主动拒非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年来,针对“银发群体”养老钱的非法集资骗局不断翻新,诈骗手段日益隐蔽且更具迷惑性。本期以案说险专题将深入剖析一起典型的“高回报养老项目”骗局案例,该案件以虚构养老社区投资项目为幌子,通过承诺高额返利、免费旅游等诱使老年群体受骗,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

 案例概述

 退休的张阿姨在一次老友聚会上,经熟人王阿姨热情推荐,接触到了一个“高端养老社区”投资项目。该项目销售人员打着“央企控股”的旗号,展示精美的宣传资料,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15%且保本保息”,并强调可以“提前锁定稀缺的优质养老床位”、“免费旅游参观”。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加上熟人的背书,张阿姨将辛苦积攒的50万元养老钱全部投入。然而,仅仅三个月后,该公司就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当张阿姨发现联系不上业务员时,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毕生积蓄就这样化为乌有,晚年生活保障也成了泡影,让她追悔莫及。

 风险警示 

 1.“高额回报、保本保息”必是陷阱:任何承诺显著高于银行理财、国债等低风险产品收益的项目,尤其是打着“养老”、“民生工程”旗号的,务必高度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 

 2.“熟人关系”、“情感关怀”降低戒心:不法分子常利用亲友介绍、组织免费旅游、赠送礼品等手段拉近距离,利用信任感实施诈骗。

 3.伪造资质,混淆概念:谎称有“国资背景”、“政府支持”,或故意模糊“投资”与“消费”、“理财”与“养老服务”的界限,以此迷惑、误导消费者。

 防非技巧 

 三要:投资前要与家人商量;要通过官方渠道(如金融监管部门网站、金交所备案系统)查验机构资质与产品真伪;要认清任何投资均有风险,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三不要:不要轻信“熟人”推荐的超高收益项目;不要被“保本保息”、“稳赚不赔”等话术迷惑;不要投资自己不了解或来源不明的金融产品。 

国投泰康信托温馨提示:

守护养老钱,幸福享晚年。 

提高风险意识,选择持牌金融机构的正规产品,是防范非法集资的关键。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30 15:28:53